本帖最后由 论坛小二 于 2017-10-18 16:38 编辑
“就在家门口上班,活儿轻松,收入也有保障!”每天早上,35岁的农妇罗永花都会准时出现在兴庆区月牙湖乡小塘村西月花卉示范园的大棚里。锄草、浇水、修剪、打药……一株株鲜花在她的细心呵护下越发娇艳。从“靠天吃饭”到变身“产业女工”,罗永花的生活和眼前的这些“花儿”密不可分。 “这几年生活变化太大了,以前想都不敢想。”家住月牙湖乡滨河家园的罗永花原本是村上的建档立卡户。几年前,搬迁到月牙湖乡的时候,夫妻二人没少为以后的生计发愁。但没有想到的是,2014年一栋栋现代化大棚扎根在小塘村,这让以前习惯种植农作物的大山移民们,惊讶于花卉产业背后的经济价值。 谁能想到,眼前这些不能吃只能观赏的花有着不容小觑的身价。宁夏西月花卉科技有限公司进驻月牙湖乡,为这里的移民们打开的不仅仅是眼界,更是一条致富路。很快,在当地企业合作社的带领下,众多移民变身花匠,投身园区的花卉产业。夏天在园区干临活,冬天还能包棚自己干,小塘村的村民们每年从基地领到的工钱就多达300万元。 “啥钱都不用掏,种植有技术员全程指导,我们其实挣的就是劳务费。”罗永花给记者算了笔账:每栋棚4个月出一茬花,平均收入5000元;除去夏季高温无法种植,一年能种两茬花。“5栋温棚一年就能收入5万元。”就这样,在暖洋洋的温棚里,守着娇艳欲滴的花儿,罗永花就这样脱了贫。 事实上,“花儿”改变的不仅仅是移民群众的生活,更带来了兴庆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让特色产业成为了引领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如今,月牙湖乡有2个花卉种植、销售龙头企业,建设高标准二代日光温室166栋、空心移动大棚337栋,种植面积974亩,解决了250名移民的就业问题。2016年,园区生产各类鲜切花2000万支左右,花农户均年收入2.5万元。(记者 孙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