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花卉流通的层级来分,花卉市场一般分为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即使在线上市场层出不穷的当下,市场的“场所”并没有消失,只不过从过去的房屋、场地变成了服务器、移动终端和软件系统。
在“飞鸽传书”年代,落后的交通、通讯及物流极大的限制了市场发育,严重阻碍了商品在更大范围的流通。最典型莫过于地处边彊,山多路险的云南。
最早的鲜花市场莫过于云南的斗南,斗南村刚开始种花时,花农们要把种出的花拉到昆明市区的尚义街摆摊卖给花店,有时遇上鲜花紧俏时,昆明的花店老板也会蜂拥到斗南村采购鲜花。随着种花人、买花人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到斗南买花竟变成了习惯,没几年,尚义街花市则摇身变为以零售为主的综合性市场并闻名全国。
最初,来自苏、锡、常等城市的三级批发商很多都开自己的货车来拉货,他们一般在下午2点前赶到花市,待昆明至上海的早班机运来的鲜花一到市场后,便以最快速度买好花后就往各自城市赶,他们要用最短时间把花再卖给当地的花店。这种状况持续了很多年直到2005年前后,三级批发商逐渐开始消失。
事实上,三级批发商的消失与物流的改变有很大关系。
随着上海等城市对外来货车入城的限制,三级批发商无奈放弃了自己运花而改为由第三方物流负责把花从上海运到周边各地,长途班车或零担货车成为当时首选。
正因为第三方物流的加入,降低了周边城市花店从精文花卉市场直接进货的门槛,这样一来,绕开三级批发商从销地二级批发商进货的花店增多。与此同时,在这种变化下,一些三级批发商干脆从产地昆明直接进货,这些人的身份也转变为二级批发商。
其实,鲜花在跨城市流通中很早就实现了“线上交易”,只不过当时大家是通过“电报、电话、短信”来实现交易的。虽然现在沟通交流的方式更加便捷,花卉电商代表的线上市场层出不穷,但我们发现,物流才是改变鲜花供应链底层逻辑的最大因素。
因此,为拉近与花店的距离,更好服务于城市花店,花娃推出花材直供,以冷链运输为主,使北、上、广等拥有消费资源和物流资源的中心城市成为了全国重要的鲜花区域性集散、批发中心,同时,串联起城市各地,减弱这类批发市场的批发功能,促使其零售功能的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