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论坛小二 于 2017-6-24 14:43 编辑
昆明市农业局消息,今年,昆明市农业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和部署,大力建设 “世界春城花都”和“中国健康之城”的城市品牌。 昆明是世界园艺界公认最适合花卉生长的区域之一,昆明鲜花产业一枝独秀,鲜切花产量55亿枝,97%以上外销。以昆明为主的云南鲜切花种植面积和产量至今已经连续22年位居全国第一,形成了生产、加工、物流三大体系,成为高原特色农业的典型代表。斗南花卉市场交易额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 近20年交易量、交易额、现金量、人流量和出口额居全国第一,昆明“斗南花卉”已成为中国花卉行业的知名品牌,在全国80多个大中城市占据70%的市场份额,出口50个国家和地区,斗南花市已成为中国花卉市场的“风向标”和花卉价格的“晴雨表”。花卉产业目前已形成鲜切花、种苗、种球等多元化的产业格局。 到2020年,昆明花卉园艺生产面积将达30万亩,花卉园艺产值达60亿元,昆明将建成带动全省,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鲜切花交易中心和亚洲花都。 昆明打造“中国健康之城”同样具有优势。一方面是昆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一大批特色鲜明、品质优良的农产品;另一方面是中药材产业在市场带动下发展迅速,目前昆明中药材种植面积17万亩,禄劝县有野生药用植物资源1300多种,全国重点要求普查种类有200多种,是全国十大药用植物资源县,寻甸县有野生药用植物资源140种。禄劝、寻甸均列入云南省首批认定的20个云药之乡名单。 据悉,昆明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打响“世界春城花都”和“中国健康之城”的城市品牌,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昆明市农业局将以规划引领,分别制定昆明花卉产业和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在花卉产业方面,重点建设以晋宁、宜良、石林、嵩明、安宁为主的花卉产业示范区,布局鲜切花生产基地和盆景盆花及园林绿化苗木基地,在富民、寻甸、禄劝布局鲜切花和加工用原料花生产基地和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基地;在中药产业方面,加强中药材资源保护,促进产业持续发展,以轿子雪山为中心,加强中药材资源特别是濒危药材品种保护,建立重楼、草乌、石斛、白芨等特色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加强中药材种质种子种苗基地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政策措施完善的产业规划。 在加强品牌建设上,昆明将继续以“斗南花卉”品牌为依托,进一步提升昆明花卉品牌影响力,以云白药、昆明中药、云南三七、云南灯盏花等传统品牌为基础,扩大优势产品规模,提升产品竞争力;支持一批花卉企业、中药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加强科技和人才的支撑,加强与云南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种植、加工、产品研发方面的科技优势,结合我市农业发展实际,为花卉产业、中药材等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据悉,今年昆明将继续利用比较优势,做大做强花卉产业。把昆明建成带动全省,辐射东南亚、南亚鲜切花交易中心的“世界春城花都”,实现花卉产值50亿元。(王密)
延伸阅读 18家农民合作社 入列省级示范 日前,新一批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名单出炉,全省共有210家农民合作社被列为省级示范,其中昆明有18家。 发展农民合作社,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评定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是为了积极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系列化服务,不断满足成员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的需求,推行标准化生产,示范引领广大农民合作社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 新一批云南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共分为农业类、林业类、供销类三类。农业类共有159家,昆明的五华区沙浪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盘龙区紫金玫瑰脆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15家名列其中;林业类共20家,昆明宜良县福瑞华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名列其中;供销类共31家,昆明的寻甸啟林养殖专业合作社、嵩明福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名列其中。记者张捷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将发力10大产业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十三五”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我省将加快推进生猪、牛羊、蔬菜、中药材、茶叶、花卉、核桃、水果、咖啡、食用菌10大重点产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15年,全省农业总产值达3383.1亿元,农业增加值达2098.2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达2198亿元,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全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平均增速、高于同期全省经济的平均增速。与此同时,我省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还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如何补短板促发展?规划中提出,“十三五”时期,是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补短板、辟蓝海”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以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10大重点产业为抓手,遵循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动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规划明确,到2020年,全省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不断完善,装备条件显著改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发展有机融合,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把我省打造成为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特色产业创新发展辐射中心。 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省将建成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县。建成80个现代农业产业重点县,其中,蔬菜、花卉、茶叶、水果、中药材、咖啡等产业标准化种植基地面积3000万亩(含复种),核桃种植面积稳定在4200万亩,生猪、肉牛、肉羊产业重点县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52%、35%、45%;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 “农业小巨人”100户,“农业小巨人”销售收入年均增幅15%以上。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6万个,家庭农场2万个;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建成10大农产品加工园区,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33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达到0.72:1;培育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云系”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拥有著名商标100个以上,云南名牌农产品总数超过1000个, “三品一标”产品数量达2500个;发展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建成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旅游村镇、乡村旅游示范村、产业扶贫示范村。(记者张捷)
|